去掉包袱皮的三藐三菩提
- 江河國際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 2021年5月28日
- 讀畢需時 5 分鐘
菩提,通俗地講,是對待事物、人、不以自我為出發點,完全,徹底,客觀及宏觀地去認知,產生正確的理解,從而處理問題,得出圓滿結果所顯現出的智慧。
破除個體觀念,從眾人,大家,整體,不同角度分析問題,也叫換位覺知,圓滿地去解決問題。所謂的換位覺知及整體概念就有不同的級別,即羅漢,菩薩,佛(終極覺悟者)都屬於層次的代名詞。所謂的整體概念譬如國家,地球,宇宙,終極是包容宇宙的虛空。
智慧不是思考出來的,智慧是一種能力。譬如最終覺悟的個體與回程大軍的銜接,如同一滴水融入大海,「海」和「一滴水」是回歸過程中回程大軍與個體生靈的比喻。
三藐三菩提?
藐,基本字義有三。一是小,幼,藐孤,藐小。二是輕視,言者諄諄,聽者藐藐。三是同邈,遠。
三藐:特指達到某種境界的三佛陀。一是「釋迦」佛教開門鼻祖,「釋迦」也可以被稱為各教派開門祖師的代名詞,地球各教門設立於同一個時空段。猶如每一個中國人,走到任何一個國家,都可以被稱為中國。各教派開門祖師,呵護門徒兩千年,帶領大家平安進入回度天機中,可謂有情有義有成效;二是「元和」,核心主體收合分體與丹體的代名詞。元初,都是核心主體自己分化出去的分體與丹體。眾多分體與丹體回合核心主體,是諸多分體與丹體認祖歸宗的必經過程;三是「佛陀」是「覺悟者」的代名詞。誰覺悟誰就可以被稱為佛陀。佛陀特指各層境界標杆,也可以稱為三個不同階段的標記。
三菩提:①菩提一詞是梵文音譯,意思是覺悟、智慧,特指人睡醒時豁然開朗,突入徹悟途經頓悟真理,達到超凡脫俗的境界等。②菩提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證得了最後光明的自性,也就是達到了涅槃的程度。涅槃對凡夫來講是人死了,實際上是人魂退出人間,達到了無上菩提即破框而出的昇華。③無上菩提即覺,智,知,道,退出人間時斷絕世間煩惱,成就涅槃智慧。涅槃智慧即佛、緣覺、聲聞於其果所得之覺智。
三菩提是普遍的智慧和覺悟。
三藐三菩提?
各門派「創立」「發展」「收關」的三藐三菩提:①各門各派誕生之初,猶如一個個幼小孤立色彩不同的點,漫漫向周圍洇濕散開,是一個承襲式發展的擴散過程。這個過程大約經歷七百年,許多代人破框而出加入擴展行列,不惜一切代價致力於門徒壯大。這叫一藐一菩提。這個階段主要體現一個「洇」字,「水」即液體與「洇」聯合起來,表示「液體的連續擴散」,液體在土壤中向四外散開或滲透乃至水流。七百年期滿,各教門處於一個頂峰期。②分佈於地球的各門派,經歷一藐一菩提全程,破框而出進入二藐二菩提,這個階段經歷七百年。大家都在頂峰上壯大勢力,猶如立身於一個個山頭上,否定其他山頭的存在,自我烘托本門派山頭火焰。這個階段,各門各派大勢鼎盛。這個階段對外是公開否定一切的存在,對內暗中否決本門經文。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自高自大的門徒借力於本門山頭勢力。所有門派門徒都認為,自己俱備得天獨厚的分辨能力,各門祖師經文傳承教導諄諄,各派門徒早課晚課聆聽藐藐,有其形而無其實,不明白都說了些什麼,於是乎便把貼合於自心願望的幾個字牢記,迅捷放大為包袱皮將該門經文打包在包袱皮裡,自己早課晚課只專注於包袱皮,一個個的包袱皮如同一片片落葉,充滿於一個個門徒的心腦目。這個階段主要體現一個「勢」字。勢,偏旁執,盛力權,從力執聲,下種之能力慣性趨向是勢力範式。本意是力量慣性趨向。譬如淫者割其勢,無勢便無淫。勢,是一種力量,更是一個方向。③步入三藐三菩提,體現的是個邈字。各門派山頭聳立千餘年,各門派祖師距離自己千餘年,各門派經文模糊不清,雖高遠,不清晰,兩千年來社會動盪不安,天災人禍難以避免。今人看到的是一個個小包袱堆成山,幾十年人生難以閱覽遍累積千餘年的包袱皮。時間久遠,渺茫,邈而不可慕。於是乎,破框而出超越古人即邈古,破框而出超越世俗即邈俗,破框而出超越山頭及邈逾,各門各派層層疊疊掌門人,都在發展性繼承祖宗經文即邈群,竭盡餘力打造出自己的包袱皮,包裹本門經文於其中。直到2013年各門派開門鼻祖率領各自三千大弟子撤除教門,各門徒還原給地球星三分陸地七分水。各門派開門鼻祖及其三千大弟子,呵護人類平安生存兩千年,圓滿完成任務,拔地而起收穫果報準備回家。
收關也叫殺青。殺青是茶葉製作工序之一,把摘下來的嫩葉加高溫,抑制發酵,使茶葉保持固有的本色,同時減少葉中水份,使葉片變軟便於加工成形。殺青是上半場的終結,也是下半場的開端。
人身生長過程中的三邈三菩提:人身生長過程就是個破框而出各證性命。從學前兒童脫穎而出步入小學生的行列,接受社會化教育謂之一藐一菩提。步入中學行列承傳已有的人類文明,謂之二藐二菩提。躍入學士行列繼承性發展人類文明,謂之三藐三菩提。就是一個脫穎而出的昇華過程。
人生發展歷程中的三藐三菩提:二十歲戴上成年人的帽子,與父祖輩一樣都是國家的合法公民。因為體猶未壯,比較年少,故稱弱冠,是成年人裡的幼小者,所作所為大人們都會理解。二十到四十謂之一藐一菩提,在天地間立身立志立德立言立行階段。四十到六十謂之二藐二菩提,這個階段的人遇事能明辨不疑,智者不猶,仁者不憂,勇者不懼,無異於中流砥柱。中流砥柱?上古時期,黃河三門峽河道狹窄處有一座山矗立在急流中,影響河水通行,大禹治水時把兩邊河道鑿寬,這座砥柱山就像一根柱子一樣立於急流中。據說三門峽分人門、神門、鬼門。其中,鬼門最險。二藐二菩提中人,如同砥柱巍然屹立在急流中不懼人鬼神。六十到八十謂之三藐三菩提,六十花甲用於紀年,六十年一個週期。六十花甲用於紀月,五年一個週期。六十花甲用於紀日,六十天一個週期。六十花甲用於紀時,五天一個週期。四柱流年各有利弊,逐漸由峰巔谷底趨於平衡。
人生彌足過程中的三藐三菩提:八十歲,男性稱壽,女性稱福。人增歲月天增壽,家長納福於全員,合曰耄耋。便是其一藐一菩提的思索課題,壽星為天地生靈做過些什麼?福星為國家親人做過些什麼?人們坐在溫暖的陽光中,雙眼微閉靜靜思索,往往一坐就是幾個小時。九十鮐背,人身壽斑如鮐背,時不時的以手加額仰面謝天。

這個階段的人,仔細搜索「鳩車竹馬曾經處,鮐背龐眉識此生」全程,那個點位有欠缺,那個點位有埋藏,該釋放就揚棄盡,該昇華就燃燒盡,該補缺就做切割。這個過程謂之二藐二菩提。鮐魚屬於暖流海區的小型鯖科魚,身體呈紡錘形,背青藍色,頭頂淺黑,為中上層洄游魚類,最大年齡可達十歲。
鳩車竹馬,都是兒童玩具,那一個黑白雜色眉毛(龐眉)老者,都是從青梅竹馬的稚嫩童兒一步步走過來的。百歲老人曰期頤。期待頤養。百歲老人,勞力不再,期待兒孫贍養,那不是給兒孫晚輩添麻煩嗎?非也。兒孫晚輩求之不得。那麼,意義何在?期頤人瑞,帶給大家的是國泰民安的祥和瑞氣,也是其國家族人累世行善積德的標記。國家兒孫供養的是人瑞大氣,此乃三藐三菩提。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