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聖誕問訊

  2020年12月25日

  尚樺:今天聖誕節,閱讀「諾恒發威」這一章。「滿屋濃密的紅光,如光似霧……」令人嚮往。

  「你行功量足,但深度不夠,因為你信度不足,無法深行。」自忖這就是自己閱讀乾坤經卷的情況吧!論閱讀量,不在少,但是深度不夠?好像就是這樣。雖然遇到朋友時可以侃侃而談,也有說服力,至少對方感到有興趣,會把閱讀乾坤一卷經當做一件事,分配時間用心閱讀,還要第七部《展示》七冊。

  會告訴朋友閱經卷要應心,映心,印心,拿釋佛當年的經歷解說,說的頭頭是道。只是靜思自己,應、映、印,心在哪裡?張姊如此全心投入依天尊所訂行功計畫,行到1997年9月24日,九天玄女還說「你信度不足」!自己「逍遙」閱讀,那有什麼信度呀!更不要說「一諾萬宇情,持之以恆行,一日棄古道,永得失心痛!」那麼,如何才是「一諾萬宇情」?如何才能「持之以恆行」?才是玄女所謂的「深行」?恭請張姊開示,阿彌陀佛。

  又第一冊210頁「她知道自己擔不起那個自由自在果,只得……」請問張姊如何能夠超凡入聖,如此特別的有自知自明?不記得哪一次閱讀至此眉注「可敬!可佩!」

  如果有人說自己通靈,好像能看到什麼平常人見不到的影像,又顯得似乎有點不尋常,擔心會怎麼樣?第一冊211頁紫童開示第二點又是那麼明確。請問如何給予自認為通靈者協助,以免步入歧途?

  ……

  回復:

   1——【「滿屋濃密的紅光,如光似霧……」令人嚮往。】——靈尊屬於光體,營造一個小空間的光景,起個震撼人心的作用,促使人對其言聽計從。等同於征服心童人體的舞臺效果。

   2——【「你行功量足,但深度不夠,因為你信度不足,無法深行。」自忖這就是自己閱讀乾坤經卷的情況吧!論閱讀量,不在少,但是深度不夠?好像就是這樣。雖然遇到朋友時可以侃侃而談,也有說服力,至少對方感到有興趣,會把閱讀乾坤一卷經當做一件事,分配時間用心閱讀,還要第七部《展示》七冊。】——這位先生漸入佳景,量的積累,就是由淺到深的擴容。滄桑的面容需要歲月的積累,豐富的心靈需要陰陽的交融,城府的深淺在於佔地面積的寬廣與建築材料的契合。

  3——【會告訴朋友閱經卷要應心,映心,印心,拿釋佛當年的經歷解說,說的頭頭是道。只是靜思自己,應、映、印、心在哪裡?張姊如此全心投入依天尊所訂行功計畫,行到1997年9月24日,九天玄女還說「你信度不足」!自己「逍遙」閱讀,那有什麼信度呀!更不要說「一諾萬宇情,持之以恆行,一日棄古道,永得失心痛!」那麼,如何才是「一諾萬宇情」?如何才能「持之以恆行」?才是玄女所謂的「深行」?恭請張姊開示,阿彌陀佛。】——拿釋佛當年的經歷做比喻:①應心,如同靜坐49天前,身心七日準備階段,關門閉戶,入坐啟程。映心,猶如靜坐49天後,見到明星。見到明星,距離遙遠,會有兩個結果:一是見星歡喜,淺嚐即止,情緒激動,迅捷退回原位,靜極生動的七七大行結束,屬於半途而廢。二是心星相印瞬間忘我,七日後心星印合談天說地,謂之見月印心。就拿當年的佛祖與其轉世人體來說,坐在月門檻裡的是佛祖即光魂,坐在月門檻外的是其轉世人魂(陰色魂),月門檻便是雙方的坐位,這叫一字並肩。只能肩並肩交談,因為檻內檻外各自的崗位責任尚未完成。不能背靠背或者面對面,因為不到天地合一時。天人地人一個檻內一個檻外一字並肩坐談七日起立,檻內人與檻外人面對面默默後退,天歸天地歸地相見結束,明月變成明星,明星變成遠星消失在天際,人魂退歸人身七日已流失,下一個49天是封凍軀體筋脈逐漸復甦復活,最後還有七日行動適應期,然後才會在隨行人的侍奉中畫地為牢默默無語把一字並肩交談內容全部落於紙面。記載完成時,出生為人前夕一化三千各自獲得人身的分體,紛紛彙聚在門前謂之三千大弟子,開始走馬傳道呵護門徒在人間更好地生存。三千大弟子在傳道說法中加入自己的認識,他們認為本門主教是唯一真神,是至高無上的真主。三千大弟子說的對,他們都是本門主教的分體分身,漫天佛尊唯有本門教主才是他們的真神。漫無邊際的高尊大靈對他們來說都是假的,他們最終回合的是本門教主這個真神真身。三千元始大弟子是對的。

  我們這一代人是獨生子女的父或母,祖國花朵好兒童成千上億,十八歲以下的人都叫孩子。立點在我這個母親來說,其中只有一個孩子是真的,這個真孩子與我息息相關,其餘孩子對我來說都是假的,生死兩不相干。一踢三通,立點在三千大弟子之外的歷代門徒來說,各有各的真神真身,門徒與本門教主及其三千元始大弟子,只是個師生師徒關係,門徒在門道呵護中生存幾千年,最終回合的是自己的真神真身。

  所有宗教門徒的誤區在於,把自己等同於該門主教的三千元始大弟子,與三千元始大弟子的認識高度合一,最終回合古本體時三千元始大弟子回合於本門主教,歷代門徒只能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媽回合,相合於各自的真神真身。為有效摒棄這個誤區,在公元2013年的某一天,地球人間所有教門圓滿完成「呵護人類生存下去」的歷史使命,兌現原古軍令狀,撤除門道。在老乾坤出版發行前夕,完成元始主教與三千元始大弟子的收合歸一,然後與地球人靈站在同一起跑線上,閱覽乾坤收合分體與丹體。各教門主教與門徒的誤區解除於2013年,幾年前在廣告冊已經出版發行公告地球人與魂。教門呵護歷代人類幾千年,相互解脫有利於各自的起飛與奔騰。門徒死守在門道遺物即經書旁,對元始教主形不成捆綁性的牽掛。天規地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②心在哪裡?1997年9月24日張姊在埋頭趕路,被逍遙自在側臥於紅光小屋床上的諾恒叫進去,訓斥張姊對靈界信度不足,張姊卻不知道該信誰。於是張姊開始探尋,尋找自己的心在哪裡。後來發現,光音色陰合一才是核心主體。可以把光音色陰融合為一體者,恰好是人身。在沒有和合之前,光音色陰四海生命都在各安本位完成各自的崗位天命。於是,張姊明白了人的驕傲、人的自負、人的目中無人、是建立在內在實力基礎上的。張姊理解了所有門派門徒的心性行為,翻開春秋史冊,在傳統文化觀念中,師徒關係遠勝於父子。在社會生活中,可以父不慈,子不孝,雙方都沒有選擇性,慈不慈都是你父,孝不孝都是你兒。在傳統行業中,師父不會收一個廢物做徒弟。師父還指望徒弟繼承自己的衣缽,在自己年老時給自己撐門面,徒弟對師父,如師如父,任勞任怨,忠心耿耿,這樣的關係比血脈親情更牢靠。

  ③「一諾萬宇情,持之以恆行,一日棄古道,永得失心痛!」立點在回度帥來說,離開極樂故園出巡探索宇宙,開闢一層天宇採集一批原始能源封閉一層留守佛尊,去開闢另一層宇空時告訴大家:看護好自己,等待大部隊返航時帶你回家去。十九層宇光環帶所有佛尊,都在等待大部隊返航時帶他們回家去。這叫一諾萬宇情。有這一諾萬宇情,持之以恆行的長度是天荒地老,膽敢棄古道,永得失心痛。生不得,死不能,不如拼盡最後一口氣,不能活解脫死解放了也好。這是大局。立點在地球人魂來講,跟隨領隊離開極樂故園,出巡探索宇宙,最後進住地球等待回程天機,層層疊疊天宇留守人員中都有自己的分體佛尊,個個都是一諾萬宇情,都在等待各自的核心主體返航時認祖歸宗回家去。有這一諾萬宇情,持之以恆行的長度也是天荒地老,一日棄古道,永得失心痛,化塵化灰難忘一諾情,苦不堪言隨風飄,直至星球消。立點在人身來說,有人魂核心一諾萬宇情之牽掛,持之以恆的長度,在於跟讀乾坤一卷徑全程,從頭走到尾便是深行,便會層層疊疊收合萬宇情牽諸多分體佛尊。

  所以,冷血,是一種趨利避害,是一種明哲保身,是一種自知之明,是一種對自己負責。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不得志時看護好自己,存在才有價值。得志時要努力讓天下人都得到好處。我若是億萬富翁,何懼攙扶一個養育有一群碰瓷兒女的倒地老人。

  阿彌陀佛修行法的最後一步,就是閱覽乾坤一步登天。不二法門。

  4——【又第一冊210頁「她知道自己擔不起那個自由自在果,只得……」請問張姊如何能夠超凡入聖,如此特別的有自知自明?不記得哪一次閱讀至此眉注「可敬!可佩!」】——「她知道自己擔不起那個自由自在的果,只得挑起重擔拼命往前趕」不是超凡入聖,而是面對現實。超凡入勝是指思想、學問、技藝、超越常人,故能擔得起那個自由自在結出來的果,譬如提問者就有過超凡入聖的品味。她是思想、學問、技藝、皆落後於常人,只能挑起重擔竭盡全力追趕。不同於常人的歷程,會畫出非同尋常的句號。

  5——【如果有人說自己通靈,好像能看到什麼平常人見不到的影像,又顯得似乎有點不尋常,擔心會怎麼樣?第一冊211頁紫童開示第二點又是那麼明確。請問如何給予自認為通靈者協助,以免步入歧途?】——211頁第二點——達不到上述默契,無法真正進入陰陽雙修。想方設法通靈,你走的是那家道便是那家的僕、通的是那家靈便是那家的奴。自己沒有辨別能力,最好不要千方百計借道通靈。人與本魂扭曲行進,極易產生精神方面的疾患。

  問題在於——如何給予自認為通靈者協助,以免步入歧途?自認為通靈者,自以為已超凡入聖,自己與常人有著天壤之別。只見日月照常人,誰見常人照日月?所以,常人無法協助自認為通靈者。尚未誤入歧途者,有福了,只要放下天架子,閱覽乾坤路徑圖,便可還原祖道。已經誤入歧途者,時間超過兩周,使用過精神阻斷藥物,常人幫不上忙,無法協助,唯有自願走出歧途。

留言


​​​Contact Us

江河國際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Chiang Ho International Company Limited

logo.png

新北市板橋區懷德街127巷22號3樓

讀者服務專線:0903-097-279

© 2024 by 乾坤一卷經。江河國際文化 All copyrights reserved.

Follow Us

FB.png

服務時間:周一至週五上午9點至下午5點

Line ID: jh9919

bottom of page